2010年5月3日 星期一

無名小子的回憶錄-憶國樂往事-1

海山國中與景文高中國樂團
教「牛」彈琴

1-1 緣起
1-2 主動要教「牛」彈琴
1-3 練習時,被迫處處為家

2-1 國樂團變成了「抽菸的天堂」
2-2 無心插柳,首開國樂社學生自費上「個別指導」課的先例

3-1 被迫另類的「孟母三遷」
3-2 學生腰掛扁鑽、帶頭遊街,趁機逃家、逃學、打架、追女生....

4-1 為參加決賽而幫學生遷戶籍,被官員公開譴責,要增訂「翁自得條款」
5-1 免費幫學生選購樂器,還被指A學生的錢 
6-1 願過另類「神經病」生涯的關鍵 
作者:翁自得(創作完成日:2008年07月05日)
回無名小子回憶錄-憶國樂往事-目錄

緣起
  約1976年,我的主要工作是業務員,之前,我曾短期指導過台北市立至善國中與新民國中等多所學校的國樂團,偶而會到台北市中華路的新麗聲樂器行選購樂器,與老闆熟識,老闆也知道我常演奏洞簫

  有一次,她問我「能不能幫我忙?去指導台北縣海山國中國樂團」,當時,我覺得很奇怪,「學校請國樂團的指導老師,怎會透過樂器行介紹?」,就反問她,是否與學校有親友關係?她回說「她剛賣一批國樂器給海山國中,但指導老師不教了,學校希望我幫忙找老師」,從此,開始一段另類的「神經病」生涯。

「升學班」的學生

  我第一年去指導的情景,如今已相當模糊,還好,當年比賽的秩序冊等相關書面資料我都有留存,藉由翻閱這些書面資料,喚起了不少殘存的記憶。

  一般學校為了想利用最短的時間練習,且在比賽中得獎,得獎後,不僅可以提高學校的聲譽,學校校長及相關的老師又都可以記功論獎,而「升學班」的學生好管理,學習能力又強,因此,樂團團員大多選自「升學班」的學生,原則上,只有升學班的學生能參加國樂團。

  還記得,當時的團員都是升學班的學生,而且大多是女生,學習的能力很強,印象最深的團員是,一家三姐妹的王玉琴、王玉韻及王國瑛,與另一家三兄妹的王怡群、黃叔宜及黃怡崇。

  升學班的學生學習能力雖然很強,但當時,只能利用每週50分鐘的「課外活動」(社團活動)課合奏練習,光是樂器的調音,就要花掉約30分鐘,尤其是揚琴,因為絃太多,調音最耗時,剩下來的練習時間不到30分鐘,這麼短的時間練習,除非使用「魔法」,否則,再聰明的學生,也只是「好玩」而已。

  學校每月給付的車馬費,只有新台幣300元,因為固定的練習時間太短,比賽前一定會讓學生請公假加練,但加練也都是義務的。

  義務加練,我無所謂,最氣的是,因為團員都是升學班的學生,固定練習已經沒有一次是全員到齊的,最多只來約三分之二,甚至,在比賽前的加練,還常見非樂團的學生站在門口等著,當我中斷練習,準備告訴團員重覆練習某樂段時,那位學生就進來說「我們導師要同學回班上考試」,我能不同意嗎?

  這種練習與加練的事實,樂團的水準根本無法提昇,只是師生一起浪費寶貴的青春而已。

  第1年(1977年)參加合奏比賽,比賽成績如何,不言而喻,賽後,我馬上很堅持地跟學校提出要求,升學班的學生全部退出國樂團,從「放牛班」(註:學生決定不升學,畢業後就要就業,編成一班後,班導師不必多管學生的學科成績,而放任學生「放牛吃草」之意)找學生。

「放牛班」的學生

  國樂團為了參加比賽,經常請公假與利用升降旗及早自習時間加練,這對好動、調皮搗蛋、不喜歡讀書、討厭升降旗與早自習的「放牛班」學生來說,當然是「快樂的天堂」,紛紛報名參加。

  大部分的「放牛班」學生平常就喜歡在班上惹事生非,學生向班導師說要報名參加,班導師當然是樂得「眼不見為淨」,有的班導師還主動鼓勵學生報名參加。

  既然學校同意我的要求,而且,「放牛班」學生雖然學習能力不如「升學班」,參加的動機也大多不是為了興趣,而是為了免升降旗與早自習,甚至,還有團員只是為了有機可趁地偷抽菸。但他們剛參加時,練習還都很認真,沒有學生藉故不來練習,我也決定盡力付出。

  固定的練習時間大幅增加,除了每週三15:00-15:50的「課外活動」外,學校上課期間,我每天上午7時至8時10分到校指導,然後去跑業務,下午3時50分降旗典禮,再回到學校指導,車馬費仍然是每月300元。

練習時,被迫處處為家

  當年,海山國中沒有專用的練習教室,也沒有禮堂或活動中心等大型室內場地可供練習,每次練習都要借教室,最早的合奏練習場地是訓導處辦公室。

  合奏練習的場地非常重要,在一般教室練習,因為迴音太大,那裏練不好,較難聽得出來,而絕對多數的「放牛班」學生都是初學的,無法合奏練習,因此,初期著重於團員個人的練習,練習場地較不重要。

  固定練習時間增加後,常借不到教室,只好「物盡其用」地利用各種可以練習的場地,導師辦公室是兩間教室打通的,空間較大,而且,早自習及升旗點禮時間因為各班導師都到各班坐鎮督導,就常利用導師辦公室練習。

  後來,聽說有導師遺失東西,我擔心會怪罪國樂團,只好改用樓梯間的台階、走廊、化學實驗室....,但常被鄰近的班級師生抱怨太吵,一被抱怨,就改用另一邊的樓梯間或走廊,如此被趕來趕去,國樂團像是遊牧民族,處處為家。校長不在時,也曾多次利用校長室練習。

  為了沒有固定練習場地,我的挫折感很大,幾度想請辭,但沒有專用的練習場地是現實問題,錯不在學校,乾脆自己想辦法找最適合的固定練習場地。

  整個校園繞了一圈,終於找到了校內最偏遠的角落--音樂教室與有屋簷的獨立蒸飯間,解決了處處為家的問題,但相對地,學生的問題接踵而來。

回無名小子回憶錄-憶國樂往事-目錄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