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0年5月3日 星期一

無名小子的回憶錄-憶國樂往事-7

海山國中與景文高中國樂團
九年間,創下了台灣區音樂比賽的多項紀錄
7-1 共獲得決賽第一名62人次,市縣賽第一名224人次
8-1 「放牛班」贏了「音樂班」
8-2 「流氓」學校也贏了「音樂班」

9-1 賴秀綢與呂秀齡雙獲五燈獎比賽五個燈滿分,我「被迫」擔任評審
10-1 五音不全且沒有節奏感的陳鈞,也獲得獨奏決賽第一名
10-2 那是「揚琴」嗎?


作者:翁自得(創作完成日:2008年07月13日)
回無名小子回憶錄-憶國樂往事-目錄

九年間,共獲得決賽第一名63人次,市縣賽第一名224人次

  1976年至1986年的台灣區音樂決賽秩序冊,除了1984年外,其他我都有留存下來,不過,1984年還留存了台北市比賽秩序冊,根據當年在秩序冊上的名次註記,我把它整理成「翁自得學生參加歷年台灣區音樂比賽決賽成績表」

  1976年至1986年台灣區音樂決賽辦法規定簡要:

  根據歷年的比賽辦法規定,在個人組分組部分,1976年至1980年只分成人組、少年組及兒童組等三組,1981年才將少年組再分為少年組與青少年組。

  獨奏樂器項目,1976年只分拉弦類(包括京胡、板胡、南胡....等)及吹管類(包括笙、管、簫、笛、嗩吶....等)等兩類,即笛與笙一起比,京胡與南胡比;1977年則只分琴箏類(包括琴、瑟、箏、楊琴....等)及彈弦類(包括琵琶、三弦、秦琴、月琴、阮咸....等)等兩類;1978年分拉弦類、吹管類、琴箏類及彈弦類等四類;1979年起,才改分成琴、箏、楊琴、琵琶、三弦、月琴、京胡、高胡、南胡、笙、簫及笛等12項國樂器。

  在錄取名額方面,1976年至1978年規定參加決賽人數不滿五人者錄取一人,1979年突然改為參加決賽人數不滿六人者,只舉行觀摹表演,不辦正式決賽,1980年改為參加決賽人數未達三人者,才不辦正式決賽,1981年再改為未達二人者,即不辦決賽,1983年才改為不論參賽人數,一律辦決賽。但1987年後又改回未達二人者,不辦決賽。

  在指定曲方面,個人組均由主辦單位指定一首,另一首由參賽者自選,不過,團體組國樂合奏自1979年起,才由主辦單位指定一首。

  從1978年開始上個別指導課後,第一年參加比賽起算至1986年為止,九年間,我的學生參加台灣區音樂決賽的成績,總共獲得第一名者有63人次,市縣賽的第一名則有224人次,也創下了多項比賽紀錄。

  除了,1981年少年組京胡獨奏、1981年青少年組高胡與京胡獨奏、1982年青少年組月琴獨奏與京胡獨奏與1982年青少年組月琴獨奏等台灣區決賽項目的參賽者,全部是我的學生外。

  在樂器項目方面,12項國樂器獨奏項目,除了古琴一項外,其它樂器都有學生獲得決賽第一名(註:古箏一項由葉濟銘於1986年以後才獲得)。

  參賽學生中,最大的贏家是林秋岑,1982年及1983年,她一人先後代表台北縣與台北市北區,各拿下青少年組琵琶、三絃與月琴等三項獨奏決賽第一名,並於1985年再獲得成人組琵琶獨奏決賽第一名。

  1984年她再參加青少年組決賽時,因為她已連拿兩年第一名,我建議她以觀摹表演的心情,故意改用才練沒多久的「大黃蜂的飛行」(註:中國譯名為「野蜂飛舞」)參賽,把機會讓給盧梅端,結果盧梅端還是不爭氣。賽後,評審還問我「那是什麼曲子?」

  其次才是周昭洪,1981年,他代表苗栗縣拿下少年組南胡、京胡與高胡等三項獨奏決賽第一名。

  再次為賴秀綢,運氣稍差,1979年,她應該可以獲得少年組琵琶、三絃與月琴等三項獨奏決賽第一名,但因當年比賽辦法規定,參加決賽人數不滿六人者,只舉行觀摹表演賽,而只得到琵琶與三絃等兩項第一名,

  溫金龍的比賽運氣最差,1979年,他應該可以獲得少年組南胡、京胡與高胡等三項獨奏決賽第一名,但同樣因當年比賽辦法規定,只舉行觀摹表演賽,而只得到南胡第一名,第二名是陳家琦,京胡與高胡獨奏於1980年才獲得第一名。

  1981年,他應該也可以獲得青少年組南胡、京胡與高胡等三項獨奏決賽第一名,但因當年發生「非法評審」事件,他只獲得京胡與高胡獨奏第一名,南胡第一名變成陳家琦,他只獲得第二名,於1982年再賽時,才獲得第一名。

  另一項比賽記錄是,囊括獨奏決賽正式錄取的前三名。

  1980年,吳金城、黃偉楓及廖錦麟等三人分別獲得少年組笛獨奏前三名;1982年,林秋岑、盧梅端及黃素娥等三人分別獲得青少年組琵琶獨奏前三名;1982年,溫金龍、蔡進豐及蕭英毅等三人分別獲得青少年組南胡獨奏前三名;1983年,楊萬得、謝慶祥及賴建龍等三人分別獲得青少年組笛獨奏前三名。

  而囊括正式錄取前二名的學生有,1983年,林秋岑及盧梅端等二人,分別獲得青少年組琵琶與三弦等兩項獨奏的前二名。

  若是依比賽成績排序的名次,1982年囊括青少年組高胡獨奏前五名,1982年青少年組京胡與月琴獨奏及1983年青少年組月琴與笛獨奏等項目,則是分別囊括前四名。

  以同一年度獲得台灣區決賽第一名的人次來比較,除1984年無資料可統計外,1982年獲得第一名的學生最多,共有12人次,其次為1981年的11人次,再次為1983年的10人次。

  而同一年度獲得各市縣比賽第一名最多者,為1982年44人次,其次為1984年的35人次(註:只統計台北市、桃園縣及苗栗縣等三市縣),再次為1981年的34人次。

  除了台灣區音樂決賽外,1981年,中華國樂會舉辦第一屆金獅獎國樂器獨奏比賽,共分笛、南胡與古箏等三種樂器。

  其中少年組(註:18歲以下)南胡獨奏項目,參賽者共有10人,其中溫金龍、蕭英毅、梁正輝、周昭洪、吳和霖、張信弘及徐鈺彬等7人是我的學生,由溫金龍、蕭英毅及梁正輝等三人囊括了前三名。

  而少年組笛獨奏項目,參賽者共有13人,同樣由我的學生廖錦麟、吳金城及吳志明等三人囊括了前三名,現在知名的排笛演奏家張中立,當時也參加這組比賽。

回無名小子回憶錄-憶國樂往事-目錄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